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、炎症性皮肤病,主要症状是在身体多汗部位,如颈部、腋窝、肘窝、腘窝、躯干等出现小丘疹、水疱等。一般会有瘙痒、刺痛或灼痛的不适感,尤其在受热、出汗后症状可能会加重。搔抓后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。婴幼儿皮肤薄嫩、汗腺发育不完善,夏季极易出现痱子,预防痱子,重点从减少出汗、保持干爽、避免刺激入手:
1.调节环境温湿度
室温控制在24-26℃,湿度50%-60%,高温时可开空调(风不对着宝宝吹),避免闷汗。
勤开窗通风,每天至少通风2次,每次30分钟以上,保持空气流通。
2.保持皮肤清洁干燥
每天用32-34℃的温水洗澡(不要用皂类,避免刺激),重点清洗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褶皱处,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拍干(不要擦揉)。出汗后及时用温毛巾擦汗,尤其吃奶、哭闹后,避免汗液长时间黏在皮肤上。
3.衣物与包裹要合理
穿宽松、透气的纯棉连体衣或和尚服,不要穿太多,摸后颈、背部温热无汗为宜。避免用襁褓过度包裹,尤其是夏季,可穿肚兜或薄棉单件,方便汗液蒸发。同时衣物、被褥勤洗晒,保持清洁柔软。
4.减少过度活动与闷热
不要长时间抱着宝宝(大人身体热量会传递给宝宝),可放在婴儿床或推车里,垫透气的棉垫。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外出,外出时用遮阳伞或婴儿车遮阳棚,选择阴凉处,避免暴晒出汗。
5.特殊部位护理
胖宝宝的颈部、腋窝等褶皱处,每次清洗后可轻轻擦干,或晾一会儿保持干爽。纸尿裤选择透气款,及时更换,避免尿液、汗液混合刺激皮肤,换尿裤时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。
6.饮食辅助
母乳喂养的宝宝,妈妈饮食清淡,少辛辣油腻;奶粉喂养的宝宝,按比例冲调,避免过浓。 6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宝宝,可适当喝温开水(根据月龄),或少量温凉的蔬菜水(需确认不过敏)。
做好这些,能大幅降低婴幼儿长痱子的概率。若已长痱子,别用痱子粉(可能吸入或堵塞毛孔),保持干燥即可,严重时及时咨询儿科医生。
导医台:0554-3622181办公室:0554-3622926收费处:0554-3622173
医院地址: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水仙路东、民祥街南
交通指引:乘632路公交车到市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即可到达
Copyright © 2025淮南市妇幼保健院